在人口红利递减和成本上升的现实压力下,木门企业开始探索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的途径。在这种形势下,“机器替代”降低劳动强度、改善生产环节已成为木门等国内制造业的重点。然而,自动化和智能化对于大多数习惯于传统制造业的木门中小型企业来说并不容易。但即便如此,木门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是大势所趋!
1.政府推动“智能”制造业的发展进程
数据显示,中国的机器人数量近年来增长迅速,2013年占世界的五分之一;2015年,共有68,000台,占世界的四分之一;2016年,它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一。家用机器人数量的逐年增长是制造业努力寻求转型和升级的结果。从《中国制造2025》的颁布,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智能制造的指导,再到地方政府对智能制造产业的支持,都体现了制造大国对制造强国的期待。
2.改进生产工艺,机器替代效果惊人
在成本上升的现实压力和政府的强力引导下,许多家居企业都处于智力创造的第一梯队。珠江三角洲一家木门企业的生产车间,“切割、喷涂、包装三大工序均为机器,工厂生产自动化程度达到60%以上。”在易产生挥发性气体并导致职业病的喷涂过程中,木门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引进了中密度纤维板静电粉末喷涂技术,并投资1000多万元用机器人代替人工,使家庭喷涂“零挥发、零甲醛、零污染”成为现实。
3.木门工业要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并不容易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家居企业都能做到与上述企业一样。自动化和智能化对于大多数习惯于传统制造业的木门中小企业来说并不容易。结果表明,年产值5000万至1亿元的企业中,80%愿意增加生产设备投资,提高劳动生产率。然而,企业规模越小,产值越小,投资升级生产设备的意愿就越低。从企业类型来看,使用自动化和半自动设备的企业大多是板式、办公和家庭生产企业。
代理,人木门指出,国内生产的利润率不高,企业很难有更多的钱来升级生产设备和购买昂贵的自动化生产线;此外,还有许多种类的家庭,如板式家庭,实木家庭和五金家庭,他们的生产过程有很大的不同。每种产品的生产涉及十几个环节,所以不可能一次全部使用自动装配线。在“机器替代”过程中,木门企业也普遍遇到资金不足、技能缺乏等各种问题:机器人操作缺乏灵活性,生产进度控制有待提高,机器本身的维护成本高,许多生产线因难以发挥预期效率而被废弃。
但即便如此,“无人工厂”仍是木门和其他行业的最终趋势。随着劳动力的短缺,新一代一线工人对工作强度的关注,成本的上升,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政策取向,以及机器解放人,使人有尊严地从事创造性工作,木门工业也将从劳动密集型脱胎换骨,成为智能产业,这是大势所趋。
木门传统制造业向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代理,木门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和谐景象
Copyright © 2020 重庆尹氏木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渝ICP备16002209号
技术支持:众云诚